一首僅394個字的舊體詩《木蘭辭》,一位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奇女子(花木蘭),跨越1600多年,引爆整個網(wǎng)絡。
昨天已被熱議了很久的“劉亦菲+《花木蘭》”話題,占據(jù)了整個世界的文娛頭條。
有如此盛況,并非難以想象。
1998年,當?shù)鲜磕岷臅r兩年、耗資1億美金、700多位藝術家合力打造的第36部動畫長片推出,
中國女性主角登上熒幕時,《花木蘭》立刻被美國影評家評為“迪士尼影片中很好的一部”。
“花木蘭”成了當時的流量。
一夜之間,全美國的麥當勞將附贈的玩具娃娃換成了花木蘭;
美籍亞裔世界花滑關穎珊在冰上舞出過這段傳奇;
當年美國的亞裔雜志甚將年度風云亞裔人物頒給花木蘭。
幾乎可以這么說,在花木蘭成為迪士尼公主一員后,
并且鑒于原著故事的特色,花木蘭成為迪士尼公主中有女性自我覺醒意識的一位。
也因為這份色彩,為2020年版《花木蘭》在女權、女性意識、女英雄的打造方面多了些期待。
這個女兒代父從軍的故事,在不同導演的鏡頭下流轉,譜寫出了不同的韻律。
今天給大家?guī)硪豢钅咎m從軍紙雕燈。
柔光護眼不閃屏,形象生動的表現(xiàn)出了木蘭的勇敢。